名那纺机为飞马,意思是像飞马一样快。
在马钧等工部数十位专家的研究下,飞马纺机的纱锭由八个增加到十几个,纺纱工效也随之提高到十几倍,这样,遍及全国的纱荒,基本上缓和下来了。
马钧当时起了自满的情绪,停止了对飞马纺机的继续改进。
吕布却提醒马钧:“从工艺原理来看,纺机的纱锭可以继续增加,可是由于作为纺机的原动力的人力有限,这就使纺机的改进受到了限制,你看看,能不能用其他动力来替代人力。”
马钧当时改动了水车不久,便发明了以水力为动力的纺纱机,以水力来转动纺轮,纺机效率再度攀升。
马钧再度陷入自满的情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