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g军出动了四万战兵四万辅兵讨伐董卓,除了刚刚那场战役战死了四千七百多战兵和四千二百多辅兵外,在前两次战役里,还有一部分因伤致残的将士,另外还有一些老兵年过四十,体力跟不上。吕布便让这些伤残兵、老兵在这场战役之后,领着丰厚的退伍费和数十数百亩不等的军功田契约退伍,回到各地郡县兵做教官或回到地方做保长、亭尉。这些伤兵、老兵退伍之后,他们的档案还在zhōng yāng军军务院留存,他们依然是zhōng yāng军的弟兄,他们在地方上若被世家豪强、贪官污吏欺负了,zhōng yāng军必定为他们出头。
后剩下的一万六千名西凉俘虏兵,多半是身上有油滑习气、以前有过劣迹、对董卓尚存忠心,吕布觉得与其留这样的人,倒不如招募一些朴实的农民重训练。
历史上戚继光有感于明代军户兵的油滑、懒惰、贪生怕死、难以训练,便在义乌招募兵,他招兵的标准是四要四不要,四不要是,不要城里人,不要在官府里任过职的,40岁以上的和长得白的不要,胆特别小的和胆特别大的不要。四要是,要标准的农民,要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人,目光有神的人,见了官府还得有点怕的人。用这样的标准,他选出适合的兵丁,练出百战百胜的戚家军。
吕布整编俘虏兵,也有参考戚继光的选材标准,他规定不要在官府任过职务的人,因为在官府里呆过的人一般油滑、贪生怕死又容易贪图小便宜;四十岁以上的人不用,他们体力跟不上zhōng yāng军的实战训练;眼光飘忽不定的人不用,这样的人意志薄弱,难以抵抗压力。(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