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安抚那些蛮族,亦无法亲来邺城。
但他们这三位重臣都派了亲信前来邺城听命。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来到邺城,因能言善辩,被任命为大鸿胪丞,协助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
按照东汉制度,凡诸侯王、列侯和各异族的酋长,以及外国君主或使臣,都被视为皇帝的宾客,所以与此有关的事务多由大鸿胪掌管。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他们因有罪而夺爵、削地,都由大鸿胪经手处置。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异族酋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属于礼仪方面的事务,都由大鸿胪承办。郡国派属吏到京师上计,大鸿胪要为他们安排馆舍。
换言之,大鸿胪是外交部长,皇甫郦的大鸿胪丞相当于外交部常务副部长。
皇甫嵩队对侄子能荣升到这个位置相当满意,邺城的六位辅臣见这个任命让皇甫嵩对邺城朝廷更加拥护,也非常欣喜。
朱儁的族弟朱光来到邺城,因其善能治政,被任命为大司农,具体负责征收田租、刍稿税、算赋、赀赋、更赋、过更、算缗等赋税,还经营盐、铁、酒的制作专卖,从事均输、平准等商业活动,而且管理漕运和调拨物资,负责国家官吏的俸禄、军政费用等财政开支。
朱光在历史上曾经做过庐江太守,在庐江屯田,后来被吕蒙、甘宁所破,说明他军事才能应该远逊于治政才能,治政才能貌似不错,但他能做大司农多是出于势力的平衡,出于对朱儁的拉拢。
吕布当然是想安插韩浩或石韬做大司农,但他们年纪轻,又出身于寒门庶族,又从没有做官的资历,所以根本摆不上台面,吕布只能让韩浩和石韬在屯田上积累经验,等他们影响力和名声足够了再让他们慢慢升做大司农,像韩浩现在就兼任大司农丞,待朱光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