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乘之机,那一仗谁胜谁败还不一定。”
小论所言很中肯,却是引得一众吐蕃大臣直皱眉。
“如今,哥舒翰本是一员良机,其麾下更是英雄汇聚,李昌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甚至连李白这样的文人也是良将,要想焚其粮草,大论可有妙策?”小论一副没有看见群臣不愿多说的样儿,反问一句。
“小论,你可有妙策?”墀德祖赞却是微微点头,大为赞许这话。
他是吐蕃历史上的雄主,对兵事极为精通,自然知道小论所说全是实情。当年那一仗,要不是郭待封违抗军令,吐蕃很可能吃了败仗。
“赞普,臣以为此战大吐蕃需要实行两策。”小论信心十足,不待墀德祖赞问计,便道:“第一策,派出小股军队与唐军周旋,滋扰唐军的粮道,若能切断就切断,不能切断就退去,再找机会。在高山密林里作战,唐军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却不是大吐蕃勇士的对手。”
吐蕃人天生就是跋山涉水的好手,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若真这样打的话,对唐军是个巨大的威胁。
“第二策呢?”墀德祖赞微微颔首。
“第二策就是拖!”小论大声剖析,道:“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李隆基在向大非川大举增兵,虽然我们不知道详尽的数目,却可以估算,不会低于十万。若是大吐蕃的勇士在大非川与唐军硬撼,即使我们有五十万,未必能打败二十万唐军。是以,大吐蕃应该拖。二十万唐军驻在大非川,求战不得,退又不能,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尽管唐朝国力雄厚,也是难以为继,只要拖下去,唐军不得不退。到那时,就是大吐蕃大举进攻的时候。”
“嗡!”他的话音刚落点,殿里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