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要想全歼这五十万,照兵法算就需要五百万,这显然不可能。要想全歼吐蕃大军,就要把各个退路切断,还要防止吐蕃逃蹿,三十万不太够。”
这番算法很中肯,李昌国暗自点头,李隆基不愧精通兵道之人。
“然而,大唐举国不过五十五万之众,如此大的疆域需要驻守,朕能调给你们的最多也就是三十万,你们能一举歼灭吐蕃大军?”李隆基眼睛瞪圆,死盯着李昌国,大声问道。
吐蕃大军歼灭得越多,离间吐蕃成功的可能姓就越大,这事干系太大了,尽管李隆基一生经历的大风大浪很多,也是不免几许几张。
李林甫和陈玄礼、李亨死盯着李昌国。
“能!”李昌国重重点头。
“那就好!”李隆基大为放心道:“这下策之事,再增调二十万大军就能完成。那么,这上策,你们选在何时下手?”
“陛下,臣等商议,一致以为,来春化雪之前最为适宜。”李昌国陈述理由:“之所以选在化雪之前,一是因为吐蕃大军将发未发,一定不会想到大唐会在那时节动手,可以出其不意,增大成算。二是因为那时节,吐蕃的举国之兵集中在一起,便于大唐全歼。”
“好谋划!”李隆基双手重重砸在一起,大声赞赏:“只要你们成功,大唐三十万大军就可以一举越过积石山,朝逻些疾赶,一定打大胡子一个措手不及!”
“吐蕃的举国之兵一举被歼,吐蕃就再也没有后患了!”李林甫的声调很高,请命道:“陛下,臣请总揽辎重之事!辎重但有缺乏,臣请提头来见!”
此战若是成功了,那是不世奇功,李林甫不可能离开长安的,军功与他无缘,却可以捞取这后勤之功。
“好!”李隆基慨然应允,道:“辎重一事归丞相!上策之事,李昌国处置,太子协助。李昌国,你记住,你需要什么朕就给你什么,若有人作梗,你向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