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核心引力、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等等影响,会漫反射出颜色、亮度不同的光。从远处看,就像一团星云,因而称其为“星云物质”。
这些“星云物质”如同一个快速旋转的陀螺,围绕中心恒定不动的核心运行。因为这些“星云物质”在外面看类似飓风,所以,陀螺核心便得了一个“暴风之眼”的称号。
一开始,科学界认为“暴风之眼”是一个黑洞,因为只有这样,那些恒星系统破碎后形成的尘埃团才有可能遭受巨大引力而互相融合、渗透,形成暴风姿态。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从射线信息、“星云物质”绕行轨迹、大质量天体特性等方面出发,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工作,得出陀螺核心并非黑洞,同样也不是中子星、特超巨星这样的天体,而是一种全新的未知天体。
还有一些人怀疑那根本就是伊普西龙人造物,即人工天体。但……这个观点又说不通,毕竟,谁会甘愿毁掉自己的城市,甚至文明,来建立这么一个毁灭天体。
古老文明,太空百慕大,神秘莫测,预示毁灭,形同飓风……不管是“失落之地”,还是“旧伊甸”、“风暴之眼”、“亚特兰蒂斯”这样的名字,总之,对于天涯那边的神秘地,人类既畏惧,又好奇,向往。
其实,“风暴之眼”这个称呼在200年后的今天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经过近200年的观察,人们确认了一件事,那些由尘埃团中逸散出的先民遗物,并非全部都是漂洋过海而来,它们中的一部分出现在缓冲带边缘时,曾出现剧烈的时空曲率波动,说明这部分遗物是通过曲速跃迁、甚至虫洞旅行的方式跨越缓冲带30多光年的路程的。
一座伊普西龙城市,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庞大的科技矿藏,谁不眼红?谁不欲得之而后快?对于寻常人而言,一件完整遗物(比如兰斯洛特勋爵座驾“白银之轮”上的通用力场发生装置)会带来梦寐以求的财富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