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整理清楚错综复杂的关系,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找到理智的应对方法。
李靖已经看穿了四国夹击打消耗战的用意,就如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四国出招,大唐也没有理由不接!
如何接也无非两个办法。一耗,二打。
前者比经济消耗,四国自信能够耗得过大唐,认为大唐如春秋时期的楚国一样,面对孙武的疲敌战术,一筹莫展,被动以对。大唐这里却有耗得过的自信,他们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就算让四国占得先机,也未必能处于劣势。毕竟大唐不是楚国,四国更不是孙武、伍子胥。用兵可没他们那么神。只要耗的他们支持不住,大唐便能够轻易取得胜利。
后者破局,以强悍的实力,打破四面围击的僵局,只要破了局,一切难题都将解决。
两个办法各有各的优点弊端。耗,考验的是彼此之间的耐心耐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没有一方能够获得好处。打则简单实在,快刀斩乱麻,然而也是最危险的。不稳定是因素太多太多,万一失利将会把大唐推入一个万分危急的绝地,很有可能就走上杨广昔年的道路。
这也是保守与激进的选择。
罗士信、杜如晦率先表示了打的意思。
紧接着房玄龄这位李世民麾下的谋主,号称房谋的绝顶人物,也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智略。
“四国夹击,听起来可怖。实际上我们真正应对的只有吐谷浑、高句丽两国而已,只要攻打两国便可破局。至于百济、大和,我们可以交由新罗对付。百济、大和两国不与我大唐相邻,他们想要袭扰我大唐只能跨海而来。我们只要让新罗攻打百济,这百济实力本就逊于新罗,必不敢妄动,同时会向大和求援。而大和贪恋新罗一地,便如司马昭之心,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攻打新罗的机会。新罗国有良将,便是面对两国来袭,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