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君廓看着手中的信直骂娘。
古人很重视出身,出身高贵的往往会瞧不起那些出身卑微的。
这对这种关于出身的歧视,心怀豁达的人看的很开。就如罗士信就如马周,他们一个种田放牛,一个是贫寒布衣,但是他们从不觉得自己的出身有什么值得丢脸的,反而引以为荣。这只有父母有权选择子女,哪有子女选择父母的道理?
王君廓却不一样,他以自己的出身为耻,身居高位了解了高处的风气,耻于自己的出身,一但有人提起他以往偷盗贩马,必跟人急。
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王君廓在文学上下过好一阵苦功。可是终究根基浅薄,只是略懂皮毛,从未涉猎草书。
犹豫片刻半响,王君廓将李玄道的信交给了中年人道:“不知阁下是否看得懂这写的是什么?”
中年人接过信,见信中草书,会意一笑: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而狂草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李玄道信中用的写字方法正是狂放不羁的狂草,带着些许艺术创作,莫说是王君廓,就算是他也未必全部认的出来。不过总结上下文,还是能够猜出信中的大体意思:也没有什么核心的话题,只是稍微聊了一些近况,另外让房玄龄给他鉴赏一下他的草法。
李玄道出自陇西李氏姑臧大房,家族居于郑州。世代为山东冠族,十八学士之一,擅于写书文学功底自当不俗。房玄龄是他的外甥,也是山东贵族出身有一手好书法擅于工草隶三种写法。舅甥一起为李世民效力的时候,经常讨论书法。好不快哉。可自从授命幽州长史,孤身一人,少了志同道合的伙伴,精神上一直得不到满足。听王君廓奉召回京,也就以最近苦练的草书心得,以草书的形势写给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