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有一个同胞哥哥,能让她喊大哥的人只有被贬蜀中的李建成。
平阳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刚刚收到大哥的来信,信中说李瑗此人性子多疑胆小,就算给他十个雄心豹子胆,他也不会主动策划谋反的事情,这其中定有缘由。”
原来李建成被贬蜀中之后,平阳一直与之有过书信往来。庐江王李瑗的谋反案就如年初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三人大破突厥一样轰动天下,就算蜀地偏远亦有所耳闻。
李建成虽说远离政治权利中心,不过问大唐事物,就算到了蜀地为王,也将军政大权交给长史、司马,自己从不插手过问。但对于大唐这个国家的关心却不曾减少,不时的关注大唐动向,李瑗昔年助他良多,现在却意外身死,自然有着几分伤感。
这听极原委,李建成自是万分怀疑。
李瑗乃是他昔日以为臂膀的李姓宗室,关系极为密切,对于李瑗的性格在是了解不过。就以李瑗那胆小软弱的性子,怎么可能老谋深算的行谋反之事?
起初他以为是李世民斩草除根,但这个想法没有存几个呼吸的时间,便否决了。作为对手,他了解自己这个心高气傲的弟弟,他容得下魏征、王珪这样的人才,不可能容不下无能的李瑗。何况李世民若真的动手,不会采用如此愚蠢的办法。自家人造自家人的反,不管成与不成,对于李唐王朝的名誉都是不小的伤害。
因此亦不可能是李世民所为。
李建成实在不愿见李瑗就此受到不白之冤。可是李建成以非当初的大唐太子握有至高权力,也只能尽人意听天命,在信中将自己的看法告诉了平阳。
他了解平阳的性子,平阳的眼中容不得沙子。遇到不公的事情,会忍不住的干涉过问,当初帮罗士信对付国丈尹阿鼠便是这个缘由。平阳的夫婿现在又恰好是刑部尚书,此事的负责人之一,也就随意提起此事,也没有要求平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