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的刘德威,罗士信满意的笑了一笑,道:“接下来便要说几个案例了,注意了,这是考试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大声讨论说话。四周没有轮到的人,可以在一旁思考,不许做多余的交流,否则一切当舞弊处理!都老大不小了,传出去多不好听。”
四周人想到后果,一个个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罗士信拿出了六宗案件的第一宗:蜀中男子贺维自称皇帝案,将因由详细劝说,随即道:“是应该以指斥乘舆之罪问斩,还是以妖言惑众之罪名绞死?两个答案,根据情况,细写因由,写的越是详细,越能体现你们的专业。”
六宗案件都是经由大理寺审问过的,条理清晰明确,刑部只要跟着做最后的审查复批,以专业的眼光审核,确认最终的结果答案,这个过程不是很慢。
罗士信来回走动,发现所有写答案的人都选择“以指斥乘舆之罪问斩”,至于因由却没有统一的答案,大多都写的不明不白的。
来到刘德威身侧,看他的答案,写的也是“以指斥乘舆之罪问斩”至于缘由竟然同样是老套的自称皇帝,罪大恶极什么的,没有陷阱的迹象。
“难道是我多心了?”罗士信摸了摸胡子,拍了拍刘德威的肩膀笑道:“刘侍郎这是与我所见略同呀!”
刘德威实在是无力吐槽,反正他知道几道题目,索性闷头继续写了下去。
到了一定时间,见大部分人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宣布了第二案例“北平赵易子报父仇案”……
便是如此一题一题,直到说完六宗案件,让众人写上自己的名字,将答案收缴上来,紧接着是下一批。他们都时间都在一旁经过深思熟虑,下笔如有神助买六个案例的答案原有这个司法水平的,很快就写好了。
刑部四司中比部、司门人数最小,他们一并归为第三波。
他们考虑的瞬间更久,作答的速度亦就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