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琬之故而使得罗家无后。作为一个正统儒家传人,对于繁衍后代之事,看的是极为严重的。罗士信年仅二十三,还未娶妻生子,那是极其严重的事情了。因此,同意了崔氏那带着几分过分的要求。
罗士信帮着协助办理婚事,再一次提出让郑丽琬以罗家夫人的身份出殡。
古代重男轻女的形势极为严重,女子是不得入宗族祠堂的。未出阁的女子,死后就如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一样,不能享受后人的香火拜祭。郑仁基在的时候还能受到父亲的祭拜。一但郑仁基百年之后,那就享受不到香火了。
古人很迷信这个,所以在伏牛山一直有人特地给杨素、杨玄感上香祭拜,司徒伤在那种情况之下也不忘派人赶往杨氏祠堂添些香火祭祀。
郑仁基见事隔一年,罗士信依旧不改初衷。大为感动,也同意了他这个要求,心中更是觉得自己的选择无错。
在这个时代,不存在丈夫为妻子戴孝一说。罗士信也并非对郑丽琬无情,而是个人性格受不了繁文缛节,一切也是能免则免,也就举办了简单的仪式。将郑丽琬迁入罗家,也就了事了。
这处理完郑丽琬之事,崔氏立刻找上了门来,想再给他张罗婚事。
崔氏作为五姓女,自幼也是受到礼法的熏陶,对于传宗接代一事。看的极为严重。对于罗士信现在的情况,着实为他担忧。
罗士信愕然道:“方刚办完丽琬的丧事,道义上怎么说的过去,嫂子这是不是太急了些。”
崔氏惊愕的老半响方才道:“什么道义?这妻子去世,续弦再娶。理所当然。”说着又毫不客气的道:“都多大了,我这当嫂子的能不急嘛!不过话说回来,你还不是一般的受欢迎,近来诸多名门大户都到我这里探着口风,都想将自己的千金小姐嫁给你呢。”
罗士信这才知道在唐朝压根就没有妻子死了,短期么丈夫不能谈婚论嫁一说,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