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唐虎贲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开解平阳

第二百一十七章 开解平阳(4 / 5)

了,她却后知后觉,到了现在亦不能做些什么。

李元吉早已今非昔比,跟着李世民混了许多年,加上李渊的护犊,他的权势远非远离朝堂多年的平阳能够相提并论的。

在唐朝有一个可笑的潜规则,李渊是一个大朝廷,太子与秦王分别是一个小朝廷,李元吉是一个更小的朝廷。他们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的指令。

比如李渊今天心血来潮,将一个老朋友任命为荥阳太守。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知道荥阳太守空缺,分别下令想让zi的心腹补上这个位子。因为李渊的不管事和护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拥有自主的权力,造成四个命令一起下达的qing kuang。

这让地方官员很是纠结,看着四份不同的指令是应该听李渊的还是李建成的还是李世民的还是李元吉的?

依照常理而言,李渊下达的命令是圣旨称之为诏敕,而太子的命令称之为诏令,李世民、李元吉的地位次之,他们的命令是教令。诏敕自然大于诏令,而诏令理所当然的胜于教令。

但是在武德年间不存在这种qing kuang,原因就在于李渊太过护犊,对于三个儿子一视同仁,形成了皇权分割的qing kuang。

李世民、李元吉的教令甚至能够与李渊的诏敕相提并论。以至于地方官员形成了一股默契,甭管命令是谁下的,谁先到就听谁的。李元吉的教令先传到,那么后到的更大一阶的太子诏令乃至于拥有至高权力象征的皇帝诏敕都是一指屁话。

面对这种qing kuang,李渊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却不闻不问。

也不得不说,李渊是一个矛盾体。说他雄才伟略,这个不假,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的功绩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说他昏庸无道也不是没的挑毛病,比起诸多雄才伟略的开国皇帝,他也确shi zai很多地方拥有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