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大。都在接受范围之内。然而士气的高低却是不成比例,一方步步逼近节节获利,另一方却如被碾压一般步步后退。
罗士信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奚族士气低到极点的时候,果断的撤回了陌刀兵、跳荡兵让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战斗养精蓄锐鼓旗军投入了战斗。
本来这个时候的唐兵就拥有很强的战斗力,敢战不惧战,以战功为荣。鼓旗军中的将士瞧着个个同袍军队都有表现,奚族被打的节节败退,而他们却一直按兵不动,半点功劳都没有捞到。上上下下都早就急得跳脚。雷永吉这位将军甚至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得罪了罗士信这位年青的大将军将他给封藏起来了。
这突然得到了命令,雷永吉憋着的一口气,一下子爆发出来,嘶吼着领着一个个饥渴难耐的兵卒压了上去。
这下奚族存在的不足再次体现,因为唐军训练有素。这种兵卒换防用的得心应手:右路的跳荡兵先退下,陌刀兵分兵支援弥补跳荡兵的缺口,鼓旗军补上,陌刀兵撤回中间;陌刀兵退下,罗士信率领的玄戈军与补上来的鼓旗军一并分兵护着陌刀退下之后的空缺,待鼓旗军补上后,撤回左右。罗士信率领的左翼更加简单。玄戈军退下,中间的鼓旗军补上,然后也不用归位,中间空余的位子,自然会有后面的鼓旗军补满。
一退一补一支援,换防之间。浑然天成,不露破绽。
奚族如何做得到这点?
他们分部自治,彼此根本不存在配合这玩意,平时打仗都是在宽阔的草原平原,能够掩盖他们存在的不足。但这狭小的空间山谷底下。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想要如唐军一样配合轮换,无异于痴人说梦。
勇战派的人物多有一个特点,擅于把握时机,罗士信选择了奚族士气最低落,体力跟不上的时候换防。接着以养精蓄锐憋着一股气的强兵对上士气低落,兵无战心体力不支的兵卒,哪有不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