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个女孩子,不敢搭话,用手机偷偷的拍下她的照片,这种青涩的暗恋,不正是不少人学生时代校园时光的真实写照吗?
“我觉得叫‘日在校园’或许会更好一点。”
有一个id叫泽越止的人,在讨论其汉语名字的评论区里,发出这样的发言。没错,跟《air》同时连载的,便是《school-days》。
被起了充满文艺气息的“学生时代”“校园时光”,还被贴上了催泪标签的《school-days》。
“‘日在校园’……这名字感觉太粗俗了,总觉得有那里不对!”
汉语文化勃大茎深,一个“日”字,在不同的语境语气里,会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深刻内涵。
从字面上来看,这样的翻译或许也能说的过去。可是细嚼其味到,总会让人想到奇怪的地方去。基本上看漫画的人,都对搬运工非常尊敬。平时吐槽调侃也无所谓,不喜欢某些作品也无所谓,口味不同而已。可是起这种名字,就太令人不舒服了。
于是基本上所有人都强烈反对这个名字,若非泽越止这个id并没有表现出什么针对搬运工的其他言语,恐怕早有人按捺不住,破口大骂,甚至人肉他了。
这个发言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很快就沉了下去,毕竟除非等他们真正看完这个故事,才能明白这个名字背后真正的内涵——这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啊,还能有什么比这个名字更合适更直观更信雅达将故事以及其内涵完美地表现出来的名字吗?
而这个id,自然是贺晨的马甲之一,贺晨时常在几个马甲之间切换。跟粉丝们开开无关痛痒的玩笑。
比如发现红魔馆女仆长咲夜的欧派大小时常变化的人。就是他的马甲之一。然后以一种极端“专业”的眼光,对比其他角色全无变化,唯有咲夜会有变化的现象,分析出咲夜其实的欧派其实使用了pad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