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鉴宝人生 > 第七百八十五章 难楠才的郁闷

第七百八十五章 难楠才的郁闷(4 / 5)

使得有些藏友就觉得,元代龙泉窑的釉色一定要是豆青色才行。”

另外,从粉青色为主到豆青色为主的过程是和胎质以及釉层的变化同步的。粉青色是厚釉的产物,釉层的逐渐减薄,难以再现粉青如玉的风采。胎质的白度降低,釉料的些许变化,釉层稍薄的豆青也能呈现如玉的效果。

当然,类玉是青瓷的最高境界,从类玉的角度看,豆青釉的滋润如玉的感觉丝毫不比粉青釉逊色。或许更有审美喜好的原因,豆青釉很可能更受当时人的欢迎。比如,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就有:“……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之说。

楚琛最后总结道:“所以说,龙泉窑的胎质是可以精白细腻的,但必是薄胎厚釉,釉色也应该是粉青色,但您这件石榴尊,胎看起来不说精白吧,但比起后期的元代龙泉窑却要细腻的多,但胎厚不说,釉色却又是豆青釉,这明显是张冠李戴嘛!”

听完了楚琛的解释,难楠才就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显然,他就是那种只知道元代龙泉窑釉色是豆青色的人,不过,他还是不相信自己的东西会是赝品,于是又想到了一个可能,就说道:

“楚先生,您也说过,釉色从粉青色到豆青,是个渐近的过程,那有没有可能,我的这东西,正好是过渡时期的产物呢?”

“这个可能到不是没有!”

楚琛说道:“但除了瓷胎之外,这件石榴尊,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釉,古器物釉色沉,釉面给人的感觉是‘沉实’,而新仿品的釉面虽经做旧去火气,但其总体感觉显得有些‘漂浮’,您这件瓷器虽然不明显,但和瓶子对比一下,就能看得出来了。”

“第二是新仿品的器足无论如何制作,总有一种‘润泽’的感觉,而真品器里显得‘干涩’。这是因为在近千年的岁月中,胎土内的水份早已散去,而且胎土内部份物质发生‘结构重组’,使得胎质看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