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琛小心的箱底的几张纸拿了出来,他原本还希望,剩下的那幅藏宝图就藏在这些纸张里面,不过一看之下,他有就有些失望,这几张纸上只是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应该和藏宝图没有什么关系。
“好事多磨啊!”
楚琛暗自一叹,随后就仔细的把纸上所写的看了一遍,只是,他根本想不到,这几张纸上面记载的内容是那么的惊人,他越看越是惊讶,越看越难以想象,到最后,他震惊的双眼圆睁,眼中更是充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说起来,纸上写的东西,不过是张火泥一家的历史,但这个历史,却隐藏着一个千百年来的惊天迷团,而这个迷团中的主角,正是大名鼎鼎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这枚就材于“和氏璧”的帝王印章,一直被历代帝王奉为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2000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可谓是令人扼腕叹息。
说起来,“传国玉玺”一直到唐代时,一直就掌握在正统帝王的手中,直到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玉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又过了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雒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
到了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玉玺。而朝野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