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回山西?”
孙可望、汪克凡和金声桓等人。都对文官们有实质性的威胁。是否加封他们为王公,反对派和赞成派一直相持不下,姜瓖却远在山西,随时可能被清军消灭,来自文官的阻力就小得多,被隆武帝选择为突破口,准备加封他为郡王。
这件事在汪克凡离开桂林之前,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来了。礼部正在选择合适的王爵封号,去山西宣旨的钦差也有了人选。汪克凡又在暗中小小的做了些手脚。把顾炎武晾到了一边,再从兵部给他发了一个新的任命,到楚军中参赞军务,就这么把他拐来了。
虽然有兵部的正式任命,但是强扭的瓜不甜,顾炎武的书生脾气上来了,觉得没有对姜瓖做到有始有终,心里有愧,对汪克凡提出辞职,还想返回山西。
汪克凡对他这种“大有古之君子之风的高尚情操”表示衷心敬佩,但又诚恳地指出,个人操守应当服从国家利益,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只顾着保持个人操守没有污点,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自古忠孝尚且不能两全,怎能为了当初的一句承诺,就违背朝廷的命令。
顾炎武这两天很纠结。
汪克凡也不急,逮着机会劝两句,但是绝不勉强。
今天机会又不错,他压低声音说道:“我即将出兵浙江,苏州和杭州多半都要去的,有很多事情要仰仗亭林先生,请先生千万不要推却。”
攻打浙江的计划,只有隆武帝和汪克凡知道,还没有向下传达,汪克凡提前告诉顾炎武,立刻在他心里加上了一颗重重的砝码。顾炎武是苏州人,听说楚军要打回苏州老家,脸色当时就涨得通红,心里砰砰跳个不停,正要激动的说些什么,汪克凡却微笑着把手一压,示意他暂时保密。
顾炎武收敛心神,也压低声音说道:“苏杭距离江西七百余里,军门劳师远征,粮秣辎重如何转运?卑职又能做些什么?”
汪克凡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