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起来,就可以废黜隆武帝,换一个更听话的皇帝。
至于新皇帝的人选,当然是桂王朱由榔最合适,但是隆武帝一直在防备着朱由榔,和他搭上线都很困难,更别说把他请到桂林号召天下。退而求其次,东林党开始关注唐王朱聿鐭,没想到经过几次试探接触,进展异常顺利,唐王朱聿鐭也许是厌倦了混吃等死的藩王生活,竟然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东林党暗中结成了同盟。
吕大器反复观察,还无法对唐王的动机做出准确判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像是一时头脑发热,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当然,唐王一样是龙子龙孙,如果能坐上皇帝宝座尝尝滋味,他肯定也不会拒绝。
至于这个陈蘅,根本就是个自以为是的草包,平常看着都挺精明,但往往用不了三句话,就会把自己的老底抖个一清二楚,如果是扮猪吃老虎的话,他的扮相也太高明了。
吕大器久经宦海,凭着本能对陈蘅留了一手,始终没有对他交底,今天用叶公好龙的典故进行试探,已经是这些天来的极限了。但是,陈蘅的反应之快,却让他有些吃惊,难道说唐王那边也留着一手,是在利用东林党不成?
利用就利用吧,大家互相利用。
吕大器想的很开,哪怕唐王真有高人辅佐,有意问鼎皇帝宝座,对东林党也是一件好事。这就像一起嫖娼,只要把事情做下了,大家自然就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唐王如果得位不正,以后就更离不开东林党。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手握兵权的汪克凡。
弘光朝东林党占尽优势,还是斗不过马士英,也没能扳倒弘光帝,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弘光帝有江南四镇支持,而支持东林党的左良玉却远在湖广,无法干预朝政。
到了福建隆武朝廷,东林党一开始虽然权倾朝野,后来却遭到了郑芝龙的强烈反击,说来说去还是手里没有兵权,斗不过这些不讲理的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