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蚁附攻城之外,汪克凡还留有后招,楚军的工匠和辅兵正在赶制其他的攻城器械,多造一些木驴车和桥车,还有最为坚固的半截船。
黄冈的城门相对更加结实,外侧还有干戈板保护,用火炮很难打破,打破了也无法攻进里面的瓮城,所以汪克凡打算在城墙上想办法,半截船就是攻击城墙的有力武器。
这种强攻会消耗大量的人命,攻守双方的伤亡完全不成比例,攻城一方的伤亡往往都是守城一方的三四倍,汪克凡不会让楚军大量牺牲,就把那两千多个绿营俘虏豁出去了。
这的确有些翻脸不认账的意思,当初招降咸宁清军的时候,汪克凡答应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现在却逼着这些俘虏当炮灰,但汪克凡是个实用主义者,或者说一切都从实际出发,只要没碰触到暗藏的底线,信守承诺这种事情就太迂腐了。
如果把绿营兵俘虏直接释放,他们转身又会加入清军,但一直带在军中,又是一个很麻烦的累赘,干脆让他们做些贡献。这些俘虏既然当了满清的走狗,就要有赎罪的思想准备,如果在这场战斗中完成任务,还能侥幸活下来,汪克凡会考虑逐步释放他们,甚至把其中一些立功的俘虏吸收进楚军。
第一批上阵的是四百名俘虏,他们推着木驴车吱呀吱呀地向着城墙走去,离着护城河还有不到两里,城头上的红衣大炮喷出一道火光,随着巨响和白烟,一枚三斤炮弹射了出来,砰的一声砸在木驴车的中间,附近的绿营俘虏发出一阵惊叫,有个胆子小的转身就跑,刚刚跑出没有几步,就被纵马冲上来的督战队一刀砍翻。
“快些冲,冲到城下大炮就没用了!”
木驴车中间还有一些负责指挥的楚军士兵,他们身披铠甲,手执利刃,面对手无寸铁的绿营俘虏几乎是武装到了牙齿,他们根据经验提醒了着绿营俘虏,却绝口不停城头上还有绿营的弓箭手和石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