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这类影片更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却忽视或弱化了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
受“暴力美学”的影响,近年来出品的武侠电影和电视剧对暴力(武打动作)的处理也出现了舞蹈化、诗化、表演化的倾向,人们在观看武侠影视剧的时候,仿佛是在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武舞表演,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有时反倒呈现出一种视觉的美感,进而消解了暴力的残酷姓。
“暴力美学”是后现代主义四个审美特征中的“主体消失”在影视创作中的体现,这两个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全新含义的词语。它将传统的主体意识弱化了,注重对暴力的细节及场面处理,呈现出反对权威、反对经典、反对主体创作意识、反对精英主义的特征。”
导师一本正经的说着,大家也是极其认真的听着。
在座的每一个人估计都看过吴宇森的电影,了解过所谓的暴力美学电影。甚至不少的同学,都希望未来能够成为吴宇森这样的知名大导演。
而吕言此刻却心中臆想道:假如让我回到那个时期的香港,我一定要好好会会这些大导演。
他幻想着自己成为了知名的大导演,捧红了无数的艺人。享受最高的荣誉,得到无数的奖杯。
想着想着,吕言的意识越来越薄弱。
突然教室里一阵恐慌!
当天学院里就流传出了一种说法:导演系最有潜力的学生——吕言在课堂上心肌梗塞死亡。
无数人为之唏嘘,他虽然还未能拍出真正的作品。但拍摄过的短片,却获得过全国一等奖。在网络上,也是好评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