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跟苏联比只是小乌见大乌。当然,放在民国,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实业规划。如果再算上姜立在海外的布局,恐怕这个规模还要再往上涨一些。
如果循序渐近,姜立还有更好的方式,但日军的节节进逼让姜立没有更多的选择,尤其是人才的引进上,现在全面抗战还没打起来。一旦打起来,你能指望到时候那些技术人才穿过重重战区来西北?而且世界上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去。更为繁华富庶的美国,也更加安全,为什么非得到西北来呢?
在条件,地理位置上西北都比不上美国,所以姜立得从现在就打下基础。在德国,犹太人已经生活了太久,跟那些日耳曼民族已经没有太大区别,而在希特勒的清扫运动中,这些人基本上都被扫地出门,其中不乏大量的金融,各种技术工程师,工厂里面的熟练技师,技工,甚至许多在各自领域得过诺贝尔奖的學界巨子。如果能将这些人吸引一部分到西北,对于西北的各行各业促进都是十分巨大的。
笨鸟先飞,既然西北的条件不如人,自然就要多做准备,趁着希特勒清理犹太人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也趁着现在是经济危机的时候,姜立大肆引进一些设备工厂技术人员,其中就有意偏向犹太人一些。将兰州,天水,银川这些城市建好配套的水电设施,既有利于西北工业化的发展,又能改善本地民众与犹太人的生活环境。最重要的是立法保障犹太人的利益,这样一来,西北条件虽然仍然相对落后一些,但已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犹太人就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当希特勒大肆洗劫犹太人财产时,通过这些犹太人,就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态度,姜立再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就能吸引更多的犹太人来西北。这些德国人原本不少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才,单靠西北自己去培养,至少得十几年的时间。问题是战争时期哪里有这么多时间。
当然,这是远期布局,眼下,却因为古诺德,曼斯泰这两个家伙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