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史那杜尔所在的位置,距离在大同江口也仅仅才一百五十里,所以还是在军规所允许的范围内。
两天后,阿史那杜尔回到了大同江口。
这一路上,他一直在思考着,应该如何去写这个战略退却的报告,毕竟这是撤退了。
可到了大同江口,阿史那杜尔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大同江口的营盘之中,至少有二十位主将,想来全是撤退到这里来的。
“没粮食,这怎么打。”阿史那杜尔在入营的时候,就听到主帐之中的吵架声。
“胡说,谁说没有粮食的。大同江口营中,有够十万大军吃三个月的粮食,肉,鲜菜。是你们这帮家伙只图着可以快速的出击,战兵比例高到八成半,一成半辅兵当中,还有一成是战辅军,后勤兵只有半成,连一个辎重兵也没有,你们不饿死才叫一个怪呢。”
八成五。
阿史那杜尔知道自己的队伍是十成战兵,原本计划是一路打,一路占,抢粮食过活。
可谁想到,连挑了四个粮食,三个是空的,最后一个连他都无法形容那是什么了。
大同江口自然是有电台的,各将军都在向候君集汇报着。
又过了一天,大唐皇帝李二的几案上就摆着候君集的表章,不是请罪,也不是请功。
候君集汇报:大军已经扫平高句丽,后退至各港口区驻守。高句丽内部,无兵,无官,无粮,无人。臣迷惑,百思不解。特命令全军驻守,挑选精锐查明高句丽之详情。
军报送到天策上将府。
李元兴看过之后,在军报上批示:命令主力部队、所有骑军转移到倭岛。令战辅兵在高句丽国内四处喊话,只要愿意搬到河东、河北、河南三道者,立即每户发下一石精粮、两石粗粮。再配有百亩地之粮种,两年免农税。
候尚书平定高句丽,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