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拖得太久,恐怕[坑人王]李贤那边会有大麻烦,可若是开战……”说到这里,谢安忍不住瞥了一眼桌上的那份书信,尽管信上只有四个字,但是他毫无疑问感受到了刘晴那份不惜玉石俱焚的觉悟。
“两难呐,两难!”补充了一句,谢安轻叹着摇了摇头。由于情报传递的不便利,哪怕是直到如今,他也不知冀京请出了[安陵王]李承去支援李贤,因此,谢安很是担忧李贤眼下的处境。
虽说他与李贤的关系称不上朋友,更别说是挚友,甚至于,两人一度还是政敌,但是,谢安却不希望李贤出什么意外,无论于公于私。
从公事上来说,[八贤王]李贤乃冀京李寿朝廷最是贤明的一位臣子,他拥有着作为帝王的才能,但是却因为不想使得大周朝廷内部**,而心甘情愿地皇位让给了谢安所支持的李寿,从而缓解了他与谢安、李寿一派系中势力的紧张关系,确实称得上是一位可敬的君子。
从私心来说,谢安觉得,正是因为有李贤担任了丞相这个需要管理大周国内所有政策、民生、刑事、税收等等的苦差事,才使得他这位六部尚书之一能够轻松一些。可以说,李贤当上了丞相,得到的只有三分的权利,干的却是七分的工作,似这等兢兢业业的实干家,天下哪找去?
是故,虽说不满李贤夺了自己师傅阮少舟的丞相之位,但是,谢安依然还是默认了李贤便是大周丞相的事实,或许,他是被李贤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品德与**守所打动了吧。
当然了,如果这位贤王殿下在财务方面不是那么抠门的话,谢安恐怕会更加支持他。但反过来说,若不是李贤这些年牢牢控制着户部,掌管着大周的经济与税收,恐怕如今大周朝廷也无力与[三王]以及[太平军]两线作战,毕竟打仗可是要花钱的,而且大把大把的钱,收购军粮的钱,征雇民夫运粮的钱,士兵的军饷、士兵的抚恤,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