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有分属四个衙门的官员,以及一些书吏、皂吏、传令兵。
郭绍与四衙的文武交谈问话,几个人都恭敬地对答如流,他十分满意。
一个军依旧有军都指挥使,不过权力很小;只属于四衙之一的大都府,没有调兵权……而下面六到十个不等的指挥,是分散状态。
军司之上,厢都指挥使处于只领俸禄的无组织状态,属于大都府。殿前司、侍卫马步司已不复存在。调兵要从皇城内的枢密院下令,经过复杂的程序才能把分散的各指挥组织起来。
现状便是,如今在东京和地方,想把禁军或卫军(前乡军)调集起来,哪怕只聚集几千人拥有武装和军需的人马,也非常不容易,需要四个中枢衙门共同配合。
但是军队没有组织没法打仗。
郭绍便对在场的军司官员道:“以往的禁军武将有军职和差遣(临时任命、过期作废,如天下兵马大元帅、西面都部署、前营统帅、前营监军这类职位)两种官位,以后照旧。尔等现在的职位便是军职,若要出征,文官武将皆封差遣。”
李处耘等大将纷纷侧目,仔细听着。
郭绍又道:“党项人勾结敌国,不尊大许朝廷号令,朝廷将兴师问罪。出征兵马,亦有差遣番号,可称‘平夏军’,分几个军团。平夏军各军团,由禁军和乡军各步骑指挥组成。武将皆封差遣,在平夏军出征时统帅人马。
另有枢密院、兵部、军器监的官吏组成平夏前营军府,有一班传令兵分派各军、指挥。”
郭绍的设想,无论官职还是军队番号(军以上),都有两套系统……这与士卒没关系,指挥极其以下的建制、军职、文官书吏、传令兵都不变。只有指挥使以上的组织和职位有两种,一种军职,一种差遣。
平时由四衙共同管制军队,战时由前营军府和武将们统帅人马。
对于底层武将和士卒,不必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