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还算不卑不亢,在他想来,自己是大汉国之臣,但国主都死了、国家也灭了,中原皇帝尊崇的地位摆在那里,跪拜也合乎礼仪……这也让郭绍十分欣慰,说话的语气就听出来。杨业就不想殉国,当然不愿意当面忤逆大周皇帝。
郭绍走到他的面前,一双大手实实在在地扶住杨业的胳膊,往上一提,力气很大!他一面说道:“快快请起。”
“罪将谢大周皇帝。”杨业沉着地应答,顺势从地上站了起来。
郭绍又赐杨业坐在那文官的对面,杨业不知那人是谁,不过也不忘抱拳道:“失敬了。”
对方回礼,一脸难以亲近的傲气,说道:“大周枢密使王朴。”
郭绍重新落座,脸上没有笑容,却十分温和,不紧不缓地说道:“我爱才,早就听说了杨无敌的大名,一直想得到杨将军,可惜你身在北汉。今日有缘见面,我甚欣慰。”
“不敢不敢。”杨业欠身道,“大周皇帝之威名、名震天下,罪将能得觐见,已深感荣幸。况罪将也是陛下的手下败将而已。”
杨业一面应对,一面注意这个早就听说过的名将和皇帝。此人给杨业的最初印象,是说话很直接简练、头脑十分清晰,见礼后的第一句话就立刻表明态度“一直想得到杨将军”,没有过多的废话。但是说得也很有意思,在他的表意之中润滑得很好,不会让人有急匆匆的感觉。
而且比杨业想象中年轻很多,孔武有力、头脑清楚,就算不知道郭绍的威名,杨业凭直觉也认为这是一个能有作为的人主。
郭绍接过话题,和气地说道:“柏谷之战(周军主力进入北汉后的第一场野战,发生在柏谷这个地方附近)杨将军用兵十分高明,从战前把握大周军的动向,到选择伏击点、成功的隐蔽性,最秒的是战机的把握。杨将军让己方在开战前占尽了天时地利,已经尽到了大军主将的最大职责。我十分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