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之战前,大周水军从造船到练兵,都是本将奉旨操办,造船、水战都了如指掌。周军虽在中原,但战船并不比江南诸国造得差,这种车轮舸,跑得比南唐国的战船还快,运兵却更多。”
郭绍作为一个现代人,谈到木头战船,自然就想起风帆时代最霸气的风帆战列舰,当下便随口说道:“这些船看起来很宽,注重的是运兵?”
韩通瞪眼道:“战船最要紧的就是速度和运兵。两船交战,以接舷战为主,还得靠人登船厮杀,船小兵寡首先就吃了兵力寡弱的亏,故运兵多寡便关系战力强弱。”
郭绍点头以为然,心道:每个时代都有适应它的东西,狭长的战列舰并不适应接舷战。此时想打沉一艘战船是非常困难的事,还不如用水军直接攻占……寻思起来,毕竟赤壁之战火烧战船的事是特殊情况,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没有了机动,否则火船并不容易烧到战船;现代水战中的军舰连飙那么快的鱼|雷都有可能躲掉,还能没办法躲明显的火船么?
韩通又道:“这船是沙船,不仅宽、船底还是平的,和海船是不一样的东西。江河湖泊上行船,一些地方水不深,尖底船要触河底。只有平底船宽船最好,船体宽吃水浅,就算搁浅了也能拉出去;水车、船桨也比风帆适用,因为很难凑巧遇到顺风的天气,逆风也不能走‘之’字,像汴水这么宽一条河,怎么走之字迂回前行,还不如降帆用水车。”
郭绍听韩通说什么“之”字行驶技术,顿时觉得很厉害的样子。他听说过这种法子,但具体技巧还真是没研究过。
郭绍听得兴致勃勃,当下便率众来到水寨内,登船去观看那些“古代版轮船”的木头机械构造,又详细询问水军的战术、编制等诸事。
今后的最强敌人不在水上,郭绍恐怕难有机会亲自指挥水战的,不过他还是对诸事很有兴趣,逐渐学习了解……郭绍心里不觉得自己自负,但感觉古代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