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变的深邃起来。
片刻之后,李易放下笔,立刻便有宦官上前,将他写在纸上的诗文张贴出来。
而此时,齐国的那位赵修文还未睁眼。
百官自然第一时间就望了过去,首先被那一手飘逸的行书所震撼,都说长安县子年纪轻轻,书法造诣不浅,此刻才意识到传言非虚。
不得不说,此刻百官的心中稍微燃起了一丝希望。
然后,读完全诗,他们的希望之火再次被无情的浇灭。
“如此短的时间,能做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
“也算是一篇佳作。”
“只是可惜了……”
……
……
朝中百官,除了武将之外,能冠以“文臣”之称的,哪一位不是从千百万人中脱颖而出的,就算是不像卫司业那样一辈子精研诗词,但又岂会没有深厚的诗文造诣。
事先有准备则不说,若是真是临场发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写出此等诗词,也属难得,至少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但他对面之人,可是有着“千年诗才第一高”的称号,若只是这种程度,根本没有胜过他的可能。
看着朝臣的叹息,景帝脸上的表情不变,看了一眼李易之后,发现他正在和永宁小声说话,心下更为安定。
便在这时,那位赵修文终于睁开了眼睛。
他走到自己的桌前,提起笔,蘸了蘸墨,朝臣的心也随之纠了起来。
他抬头望了一眼被张贴出来的诗文,因那字迹而眼前一亮,随后便摇了摇头,低头书写。
一瞬之后,赵修文再次抬头望了一眼。
这一次,他手中的笔再也落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