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沆作为创立东林书院的元老,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滔滔不断讲起来,东林最初只是一些保守派想要反击六艺和百家的舞台,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保护孔孟道统……但是很快,反对变法的世家大族就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帮助东林,一跃成为东南最大的书院。
每一个创始人,书院的讲师,都得到了无与伦比的优待,到了哪里,前呼后拥,人人敬仰……所谓投桃报李,人家给予了那么多的好处,他们自然就要给世家说话,更何况二者的利益高度一致,东林就此订下盟约,从书院一跃变成了庞大的朋党集团!
最初东林是想借着吏部和言官,向王宁安发起挑战,但是修路的举动,让他们感到了强烈的危机。
一旦铁路修好,从京城到江南,只需要三四天的时间,他们再也不是化外之地,朝廷的势力随时会进入东南,这帮人自然要反击。
抛出晏几道的案子,并且发动吏部考察,是他们比较仓促的两招。
“这么说,晏几道是东林设计的?而吕公著,也是你们的了?”
刘沆顿了顿,还是点头,“晏几道和郑侠关系不错,他还偷偷跑到东林听讲。”
“嗯,那漕帮闹事呢?还有柴家,又是怎么回事?”
“柴家重新得到册封,急于振兴家业,而漕帮又想着把势力深入长江,他们一拍即合,东林书院也乐得利用他们,阻挠修路。”
“那宋敏求也是你们的人了?”
“嗯,的确也是。”
“漕帮作乱,又是怎么回事?还有倭寇侵犯东南,也是你们做的?”
提到了这里,刘沆突然激动起来!
“王爷,老夫是大宋的臣子,我反对变法有之,但是我绝没有半点谋逆之心,天地可鉴!”
王宁安突然很想笑,也不知道这位刘相公是天真啊,还是老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