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不上字字珠玑,但是文风厚实,绝无可以供人指摘的地方。
而且他若有学问上的疑惑,找李志常询问,从无差池。而且李志常对他固然同其他人一样冷淡,可是也没有什么不耐烦的迹象。
他送钱粮给李志常,李志常也没有什么推辞,但李志常也从不找他要什么好处。
周宏文因此认定李志常是有古之君子之风的人,虽然他刻意亲近。李志常也依然对他态度和旁人没多大差别,定然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缘故。
他的学问能考上秀才都是因为李志常的帮助,要想中举,那就只能靠运气了。况且他家底殷实,为人小富即安。所以没多大追求,对于乡试也不热心。
李志常虽然不是禀生,在周宏文看来却比绝大数举人的学问强过太多,将来就算不继续科举。也会逐渐显露名声,成为一代大儒,而他这李志常的知交,也会在地方县志上记下浓重的笔墨。
自来在八股场上失意的有才学的人多了去了,本朝的徐清长便是公认天下第一才子,照样只是个秀才。
可是徐清长将来定然能流传千古,却又强过多少碌碌之官。
世人不求利必然求名,周宏文对于荣华富贵虽然有念想却不痴迷,在他看来,富贵仍旧百年身,若是能长生不老才好,若是不能,能够流传千古,也是美事。
这次诗会,也无不想让李志常显露一下,让李志常开始扬名的意思。
他认为李志常的确也太过低调,如非他这种和李志常来往密切的人,谁能知道李志常是个大学问家。
周宏文得了仆人禀报,听到李志常前来,喜不自禁。
席间王氏听到,却有些不快道:“这就是那常年吃白食的来了么?”
周宏文面带愠色道:“忘生兄非是常人,我能跟他相交乃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你等会可不许给他摆脸色。”
她年轻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