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糊,立即便开工做了几辆独轮车出来送到于孝天面前,供于孝天检验一下。
于孝天看罢了这几辆独轮车之后,颇感失望,因为南方这边独轮车应用不多,这些工匠们所制作的独轮车式样不太符合他的要求,而且这几辆独轮车实际使用的时候,还是显得很笨拙,重心也不太容易把握,平衡也不很好,推起来比较费力,使用者很快会被累的够呛。
就算是使用者多为奴隶和苦役,但是在这样的工程之中,于孝天还是觉得,能尽量提供一些便捷的工具,给他们使用,这不是同情那些苦役和奴隶,而是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尽快把道路修好。
于是于孝天不得已之下,又亲自操刀上阵,借助记忆中曾经在农村见过的一种后世七十年代之前农村比较常用的鸡公车的形制,动笔绘制了几张独轮车的结构图,尽可能的将重心调整好,使得独轮车装载货物之后,更容易被使用者控制,同时也耗力比较少一些,而这种鸡公车,本身也是一种独轮车,制造简便,比较适合在崎岖的道路上使用。
本来嘛,这个时代轴承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像这种独轮车,车轴都舍不得用铁料来做,都是用坚硬的铁梨木来制作,抑或是用荔枝木来制作,靠着一点油来润滑,本身摩擦力就很大,推起来就很费力,要是重心再控制不好的话,推起来费力不说,还容易翻车。
于是木工作坊根据于孝天绘制的几个图样,又赶制了几辆独轮车出来,这一下基本上达到了于孝天的满意,虽然这东西简陋了一些,但是推起来还是比前一批造出来的独轮车要轻便一些,也容易控制,而且经过试验之后,这种依据鸡公车变形的独轮车,可以一次承载二百到三百斤的货物,由一个人便可以推动,基本上达到了于孝天的要求。
听着独轮车被推动的时候,发出的吱吱呀呀的摩擦声,于孝天觉得牙碜,如果现在能制造出轴承的话,该多好呀!
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