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得到一点好处,这你们都忍受不了,真是欺人太甚了。于是忍无可忍的商人们也团结在了一起,对抗那些士子。
不管是酒楼还是茶铺,甚至那些买文房四宝的商人都不接待宋玉臣他们,门口全部挂着牌子,明言告之,不欢迎抵制新法的士子。
除了李奇以外,那些士子们何曾见到恁地嚣张的商人,有些蠢货还跑去告官,可是那些官员们如何想趟这趟浑水,早已下达命令,凡是关于此类的案件一律不受。
那些商人见到自己的地位果然提升了,也尝到了甜头,于是更加坚决的守护自己来之不易的权益,宁死不愿做士子们的生意。
像蔡敏德那些想浑水摸鱼,闷声发大财的商人们,也无可奈何的加入了抵制士子的行列,他们也不想为了这点钱,而得罪了所有的同行,不说别的,假如供货商停止向他们供货了,那他们岂不是玩完了,孰轻孰重,是一目了然。
然而,就在这时,李奇又再给这场对抗赛上添加了一把火,他先是取得了宋徽宗的同意,然后暗中授意,让欧阳澈等人写文章,宣传新法。
欧阳澈他们虽然心里稍稍有些不愿,但是李奇对他们可都是恩重如山,这于公于私,他们都只能照做了,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陈东了,他也是太学生,而太学院就是反对派的主力军,他真是左右也不是人,但是李奇也特意避开了他,没有让他参与进来。
可是陈东这人十分耿直,向来不惧他人的看法,他并不知道李奇的重点是对内,还以为李奇这么做是为了账面上那一百万贯地赋,而且,他这辈子没有什么朋友,如今好不容易碰到了欧阳澈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见他们每天都撇开自己,商量如何写稿,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也主动的要求加入他们的行列。
这一下可就更加不得了了,因为太师学院也有很多士子,他们这一出手,也就表明士子内部已经渐渐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