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而治”,正是由于遵循了市场经济的法则。所以能从废墟中迅速恢复过来,让民生变得非常富裕。后世的中国,搞计划经济,结果走了几十年的弯路。
“可是陛下,文景之治后有七王之乱,贞观之治后有武氏乱国,这些可都是前车之鉴啊。”
秦牧淡淡地笑道:“所以市场经济的运作,必须建立在个人的道德和社会的伦理之上,一方面要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又要强调每个人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
“陛下。臣明白了,这是儒家。”
“但事实证明,所谓的道德操守,除了要引导之外,还远远不够,因为总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是不守道德的,那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法规,以硬性规定一个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陛下。这是法家。”
司马凯再次惊呼,儒、道、法三家之争,向来没有定论,历代不是偏重于此。就是偏重于彼,很难掌握其中的分寸,运行起来也总是弊病重重;
象秦国,偏重于法家。结果民不堪命,反旗四起;到了汉初,偏重于道家。结果纲理不存,七王叛乱。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看似繁华,也留下了大量的弊端。
如果按秦牧这套治国理论:
以道家的无为而治来施行市场经济,
以儒家来建立社会的道德伦理,
以法家来规模一个法制底线。
三者就不再是矛盾的,而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补益的关系。
国家要富强,需要道家的无为而治,让市场经济自由动作。
但人有了钱,往往就会变坏,所以同时需要儒家的礼仪仁智信,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标准,才不会因社会富有而物欲横流,道德沦丧。
但儒家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而不能强制人的行为规模。无论你怎么引导,总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抛弃基本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