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至于他的老家石井镇的人更是将他当成了万家生佛。
今天是郑森十六岁生日,也就是俗称的舞象之年。按照古代人的算法,这个年纪已经是可以上战场的年纪了,是以对于这个日子郑芝龙还是很重视的,很是隆重的请了不少人来为之庆祝。
今天郑芝龙穿着一身紫色锦袍,面如白玉的他颌下留着一缕胡须,一头长发只是用一根白玉发簪束住。虽然他已经年过四旬,但他坐在那里愣是给人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由此可见这厮年轻的时候容貌是多么的秀美。
后院的大堂里,郑芝龙端坐在主位上,在他的旁边坐着泉州知府付友晨、知州陈大慈、都指挥使闰有年等一众官员,这些人正在推杯换盏喝得很是畅快,尤其是郑芝龙脸上那欢畅的笑容更是从未停止过。
是的,郑芝龙这些日子的心情确实非常的畅快,也由不得他不高兴。这一个多月以来,他手下的船队已经陆陆续续拦截了十多批次的山东船只,所获得的银两货物至少价值七八十万两银子,这么多的东西即便是在财大气粗的郑芝龙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了。这年头还有跟银子过不去的人吗?所以郑芝龙心情愉快也就不难理解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泉州知府付友晨放下酒杯捋了捋胡须对郑芝龙道:“郑大人,您乃是我大明之栋梁,福建沿海一带的安危全系在您一人身上,多年来为大明战战兢兢可谓是劳苦功高。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令公子也是一表人才,本官一看就很是喜欢,不知郑大人有没有让令公子入仕途的想法啊?”
郑芝龙心里虽然欢喜,但脸上却露出了矜持的神情笑道:“付大人过奖了,犬子虽有几分小聪明,但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日后还得靠诸位多多提携才行。至于让他入仕之事嘛本官是这么想的……”
在距离郑芝龙不远的一座偏厅里,今天的主角郑森却正和一帮叔叔辈的汉子们坐在一起,双方谈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