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行,一道溪流不知从何渠何州引注,在前方潺潺流过,木桥跨于其上,至此再有御卫把守。
李孝恭迅快道:"一切由我来应付!"
两人晓得进人带刀亲卫护驾范围,不由也有点紧张。想到先前满腹大计,要一举控制皇宫,却沦落至如此田地,禁不住心中苦叹。
众卫人人目光灼灼往他们瞧来,见到随李孝恭来者竟是寇仲和徐子陵,脸上均现出无法隐藏意外和惊愕的神色。其中官阶较高者踏桥迎来,拦着去路,先向寇仲和徐子陵施榄,请安问好,才向李孝恭询问来意。
李孝恭肃容道:"少帅和徐先生有天大重要的事情,须立即与皇上商讨。"
那头领脸露为难神色,低声向李孝恭说了一番话,李孝恭表现豁将出去的胆色,道:
"视卫长不用多虑,由本王一人承担,皇上若要怪罪下来,可推到本王身上。此事十万火急,亲卫长最好直接向皇上禀告陈情,勿要经由他人传达。"
那亲卫长再向寇、徐二人施礼,传报去也,消没在林道尽处。
李孝恭偕两人回到桥子另一端等候,道:"现只好静候皇上的旨意。"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寇仲和徐子陵耐心静候,而时间对他们再不重要,即使曙光降临,对他们并无分别。眼下摆明的形势,一是李渊回心转意,让结盟进行落实,一是他们全力杀出长安,与李渊关系破裂。甚么大计也派不上用场,以后只能在战场上见真章,所以他们的心反安定下来。
亲卫长终于出现在三人视野内,神色平静地来到三人前方,恭敬的道"皇上有请少帅和徐光生,河问王请留在此处。"
李孝恭色变道:"少帅和徐先生由本王领来,本王必须面禀皇上其中情由。&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