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队,在寨外布阵,只看其反应迅速,可知早蓄势已待。
一寨部队仍由屈突通指挥,兵力最强,达三万之众,在一般情况下,纵没有壕堑坚寨,兵力亦足以封锁南路。另两寨兵力则在万五人间,分由薛万彻和史大宝领军,成为屈突通部队左右护翼,军容鼎盛,气势如虹。
突围部队迅速出城,在第一重壕堑和城门间布阵,准备进击,三十挺八弓弩箭机和十五台飞石大炮分两排横列正前方,重五、六十斤的大石和特制弩箭,以虾膜车装载运送。其他两门的突围军仍按兵不动,伏在紧闭的城门后,静待出击的时机。
寇仲目光来回扫视第二重壕堑另一边约两座箭塔投石机阵,每阵战士过百人,若非另有安排,只这两座敌方的前线防御点已不易攻破。
右方的杨公卿道:"他们放弃第一重壕堑。"
另一边的麻常笑道:"因有前车之鉴,上趟我们是锲着进入两重壕堑间的敌骑尾巴杀出壕外,因缘巧合下一箭建功,赢取得漂亮的一仗。"
"咚!咚!咚!"
鼓声中敌方三寨军马往第二重壕堑推进,至离第二重壕堑千步许处停下。
寇仲微笑道:"填第一重壕!"
麻常传令开去,五十辆虾膜车从军中飞快推出,直接送入壕垫去,接着泥土包运送不绝,不到片刻长达二十多丈本是横阻前方的一段壕垫,变成平地。
寇仲待兵员退回阵内,指着跨建于左方伊水的三座临时木桥道:"当我们控制大局时,须立即以大炮飞石把这三桥摧毁,断去敌人大军从城东来援之路,李元吉若要来援,须多走点路,绕城西而来。"
同时打出手令,"隆隆"声中,弩箭机和石炮首先往前推移,越过填平的第一段壕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