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尽头。
关雪羽来这里,已是常客,与出云和尚更是交非泛泛,这里的一切都很清楚——就拿这些地上的石块来说吧,如非深知其奥妙者,便万万难以行走,敢情其中大有名堂,不知内情者一步妄自踏上,便将自讨其苦了。
至法和尚来到这里,停下了步子,回身合十,道:“先生自己进去吧,贫僧该去关照前面的早膳了。”
关雪羽道了谢,容得至法转身离开后,他才转向后面石头禅房,喟叹一声道:“老和尚别来无恙否?又来打扰你的清静了。”他这里话声方住,即听得正面石室内,一人浩叹道:“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阿——弥——陀——佛——”
关雪羽微微怔了一怔,憧憬着老和尚的四句禅机,却是似解非解,他微微一笑道:
“老和尚,你又在跟我打哑谜了。”一面说,一面踏步而前。
老和尚石室前,排列着数十方石块,三三两两,颇为有趣,关雪羽前三后四地走了半转,停下来笑道:“咦?你这是玩的什么把戏?我半年不来,敢情你又换了名堂不成?”
室内的老和尚却笑应道:“原是故日三生石,旧靴逢雨沾新泥,三片桐叶随风转,五处燕子剪新衣。”
关雪羽正在打量地上石子,聆听之下,哑然道:“原来如此,这就是了。”前行三步,身形后挫,心里默然念着一个“奇”数,雪衣轻振,已飘落室前。却听得室内和尚赞赏之声道:“小子半年未见,竟是又长进了不少,看来我这里已没有东西再能留难你了,你固前程远大,却来寻我做甚?”
关雪羽“哈哈”一笑,推门而入。其实,哪里有门,只是三数串竹叶垂帘而已。随着关雪羽的手势,竹叶应手而启,关雪羽当门而立。室内虽然燃着一盏青灯,只是在黎明的微曦之下,已显得微弱,兀自“笃笃”有声地在竹叶上摇曳不已。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