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判若而人,出言处处隐露要机,但又令人不明所以,心中益发苦闷,便也沉默少语了。
刘伯温又向徐氏问了一下路上的情形,知道爹娘待她母子甚好,便放心地点点头,返回他的书房里面。
一连数日,刘伯温除了三餐出来与各人见面外,其余时间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
到第四天时,他忽然把徐达邀到他的书房,手把手的教他读书识字,又教他洞悉天下大事的阴阳术数,更进而传授徐达如何研习“孙子兵法”。
每有空闲,刘伯温便带着徐达一道,上白鹤山去,不知他教徐达什么。但每次徐达回来时,均手损脚肿,似乎是练功去了。赵氏见了心疼,便责怪儿子刘伯温过于严厉急进,把徐达这位义子累坏了。
刘伯温微笑不语。徐达却挺起小胸膛,一本正经的向赵氏道:“不!义母,徐达不怕累!二哥说,人欲成其大事,必先劳其筋骨!徐达誓要跟着二哥于大事!”
赵氏不禁苦笑摇头道:“罢了!罢了!温儿把一班干大事的小子弄回来了!”
这般又过了四年多,眼看第五个年头也将至。此时天下已烽烟四起,战乱频频。刘家所在的青田县虽暂时平静,但已有难民涌入,老百姓人心惶惶,唯恐朝不保夕。
刘钥也知大世不妙,但又苦思无计。忽然想起刘伯温似早有预见今日的情形,便向儿子请教应变之法。
刘伯温沉吟了好一会,才道:“目下有上中下三策!”
刘钥忙道:“何为上策?”
刘伯温道:“联合乡亲,以求自保!”
刘钥道:“何为中策?”
刘伯温道:“广积粮,以备荒!”
刘钥道:“何为下策?”
刘伯温叹了口气,苦笑道:“遁迹深山,不问世事。”
刘钥奇道:“遁迹深山可避兵灾,不问世事可保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