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村北,并不上渡。姑娘不知路径,毫无戒心地跟随着两人仍向此行,走了里余,反向东北一折。
至新昌的小径向北行,但他们走的却是燕北小道。
走了约四五里,姑娘心中疑云大起,问道:“冯忠,道路怎么愈来愈小了?似乎很小有人行走,小径已被草侵,不像是两县之间的往来要道呢?”
“瞧,前面那座小山坳,左面便是至新昌的大路。”冯忠若无其事地说。
前面是一连串起伏的小山岗,草木葱笼,可看到散布在山岗下的三五座小村庄,小山坳中间那座三家村有一群小娃娃追逐嘻戏,三五声犬吠的打破了四周的沉寂,那是一座毫无异处位于山岗下的普通小村落,小得只有三五户人家。
接近至半里地,冯忠说:“咱们到村中间问消息,村中有兄弟的朋友。”
“问何消息?”姑娘问。
“问问近来的风声,看是否有公人前来踩探。”
姑娘不以为意,说:“好,希望不要多耽搁。”
“呵呵!兄弟保证你入暮时分可以赴到云峰山。”
踏入村前的竹林,便看清了房屋的形状格局。一群家犬和四名村童,以吠声和奇异的眼神迎接来客。
姑娘也是草原之雄,看了房屋的格局,心说:“这是一座盗窟,有险可守。”
那是一座仅有五座大宅的小村落,每一栋大宅从外表看皆是独院式的,高而厚的风火墙,院墙曲折参差不齐,有火道互相贯通,后面左是山脚,右是山坳,既可退守山岗,也可从山坳道走来,人相距在三里外,便无所遁形。
冯忠领先而引,向小村童们叫:“小龙,去请你爹迎客。”
一名十一二岁的小村童咧嘴一笑,举起左手掌心向内问:“涌现叔,什么客人?”
冯忠也举起左手,掌心却向外,笑道:“你冯叔的好朋友。还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