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到。”
乔如松性格厚道,喝着酒,问道:“子玉,你不去见见韩秀才?”这句话让酒桌上的气氛微微沉默起来。
名闻京城的韩秀才韩谨,就读于国子监,他是江南选拔来的生贡。这次参与游行的监生就是他组织的。
贾环轻轻的叹口气,“再看看情况吧。”
去年中举之后,沙提学就提醒他不要和韩秀才见面。东林党的事件到今天终于全部爆发出来。
沙提学此时已经去江南赴任。任职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从三品),分守淮扬道。
现在摆在第一位的任务,其实不是救不救韩秀才的事情,而是山长能不能在这次风波中脱身?
雍治皇帝要“大开杀戒”,选择山长作为“屠刀”。如果完全按照今上的意思执行,毫无疑问,山长在读书人中的名声就毁了。这是一个讲究名声的年代。
而不按今上的意思执行,就要面对皇帝的压力,罢官、下狱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山长的想法,贾环他们都是认同的:惩处首犯,余者不问,缩小打击面。
为避免和皇帝硬顶,并能达成目的,贾环提出利用士林的舆论倒逼皇帝的办法。目前来说,效果不佳。
虽说天下闻名的文学大宗师方望在京城,文会很多,但没人会在这件事上公开发表评论。舆论氛围还没有形成。
贾环、庞泽、乔如松讨论了一会,对此也是一筹莫展。三人吃过饭,回到国子监中继续查阅宗卷,收集、甄别信息。这是幕僚的工作。
绳愆厅中灯光明亮,几名吏员正在忙碌。这时,陪着吏员出去吃饭的左师爷兴冲冲的进来,将贾环请到厅外的走廊中,压着心里的兴奋,说道:“子玉,好消息。我刚听到可靠的消息,令尊即将担任通政司右参议。”
贾环不明所以。政老爹要官升一级,升到正五品的事情,他早两三天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