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欲行恶法,悉皆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
他说佛家做一切功德,为一切众生,绝不利己,专门为人。
他说,世人皆有罪过,业障难除,应当时常忏悔,而最佳忏悔,莫若念佛……绕了一圈,恰好回到本论。
逍遥子则针锋相对,问他要如何助众生超脱,若人人都不利己,那要助谁超脱?若只求来世,那此世苦厄是否为虚妄?若苦厄皆虚妄,何必求来世?
普贤菩萨又提出“十忍之说”,声称:“得此十忍,即能于一切佛法无碍无尽。”
逍遥子则认为这“十忍”未脱窠臼,仍是宣扬世事空幻,指出佛法若企图只以“空”与“幻”解脱世人,那是痴人说梦,因为四大若真的皆空,那么人同样会失去依托和方向,只是停止于当下罢了。
普贤菩萨开始反击,问逍遥子应当如何解决众生之苦。
逍遥子开明宗义,说了“顺其自然”四字,然后又以“人各不同”起论,说人不应当受任何非自然的压制与约束,追求逍遥自在,最后说到“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主张人的七情六欲,记住未必不好,忘记未必好,只要顺其自然,将这些与自己融为一体,视为本体的一部分,便算得“道”了。
郭大路听完二人的辩论,立即做出自己的总结:普贤菩萨所言的超脱是将红尘当做虚妄,可以抛却;逍遥子所言的解脱,是将万事万物皆看做“自然”,不必刻意去看破去破解。
引申到此时的自己身是,修为的消失不过是自己的一场执念,自我束缚,其实那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不必刻意去寻找破解之法,不必刻意去和这个世界的法则建立联系,顺其自然即可。
听着普贤菩萨和逍遥子的话,心里回荡着这些念头,身的变化也在慢慢进行着,等到逍遥子掷地有声地说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