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不知,金陵近来可出了什么好章?”
重头戏来了。
陈凯之偷偷看一眼方先生。
恩师把自己叫来的目的,是希望这位王之政给自己一个好评吧,唯有如此,将来自己的路会从前顺畅许多。
金陵俊杰,陈凯之也算其一。
方先生呢,却只是淡笑。
这时候,他不宜说话,读书人嘛,怎么可以不端着呢?要沉得住气。
果然,席一青年道:“学生近来写了一篇章,还请先生过目。”
他碎步前,取出一篇章交给王之政。
王之政打趣地道:“天下十分气,金陵占了八成,青年俊彦,不可小看。”
众人都笑了。
接着王之政认真地看起章来,良久,他方才道:“以字观人,以而知人,你的章,刚而不折,可见品德。老夫久不评人了,不过今日却颇为兴趣,今日便给你一个评语吧。”
这青年颇为紧张局促,忙道:“还请先生示下。”
王之政笑呵呵地道:“我见你气宇轩昂,行书如刀,必是刚烈之人,而今天下承平、海晏河清,必得器重,前途不可限量。”
这评语,已算是优之优了。
青年大喜,道:“学生惭愧。”
有了这个评语,等于是他的履历多了光彩的一笔,连王先生都如此看好他,那么将来一旦他进了京师,不少高官和大儒,只怕对他都会多有提携。
陈凯之知道,这个评语制度,绝不只是胡说八道,这里头是有其背景的,能下评语的人,往往是天下知名的人,这样的人本身有巨大的人脉,而一旦某人得到了他的好评,人生的道路,多了不少的贵人,将来的前途,怎么会不限量呢?
大陈沿袭了汉制,虽然科举成为主流,没有沦落为一世历史的九品正制度,可是这种品评制度的尾巴,却还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