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随着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之后,王通就被李世民从太原府要了过来。
李渊对王通没有好感!
当年,他可是亲自参与了王通和李言庆之间的那场文斗。后来,李言庆以一篇原道,而震惊四座,李渊本来是准备评定李言庆胜出,却不想太原王氏花费重金,最终还是王通获胜。
也因此,李言庆写出《伤仲永》,使得李渊对他更加喜爱。
后来他出任楼烦太守,才知道了李言庆和李孝基之间的关系。更因此,他向长孙晟提出请求,收李言庆为徒。
不管当初那场文斗,是否是出自王通的意愿。
也勿论王通十载苦读,勿论心姓和气质,都与十年前有很大不同。
李渊就是对王通非常厌恶,所以当李世民提出征调王通的时候,李渊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他麾下能人无数,也不在乎这区区王通。
但对于李世民来说,王通是他的智囊,是他可以信赖的人。
“大都督唤我,有何事吩咐?”
王通走进书房之后,非常恭敬的拱手询问。如今,他已不是当年那个和李言庆文争时的莽撞青年。白牛溪十载苦读,令他锤炼出超乎寻常的冷静和干练。在龙门山中,陪伴他的只有青山和溪水。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王通想清楚了很多事情……他和李言庆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说穿了,当年那一场比拼,不过受人挑唆罢了。至于重金贿赂,也非是他本意。
如今,王通已娶妻,还有了一房孩子。
更使得他清楚认识到,辱人者,人恒辱之的道理。想当初,他姓情飞扬,骄横跋扈,不把天下人放在眼中。甚至时常对一些当时大儒口出不敬之言。人家是看他年少,不予理睬,等遇到李言庆,遭遇那一场败绩之后,王通终于悔悟过来,并为他那独子,取名一个‘福’字。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