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宸接受省党报采访中所表露出来的意思看,他是不主张盲目进行某些地方提出进行的“大农庄”制度的,他从各个方面讲到了目前华夏的国情,认为家庭仍然是最适合的经营个体,并且提到这跟规模无关:譬如美国农业和曰本农业都是家庭经营,但美国家庭经营的规模相当大,而曰本家庭经营的规模却很小,但这并未导致他们就农业崩溃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萧宸的观点是明确的:规模不是问题,科技程度和相关配套机构才是关键。
科技程度这个不必多解释,所以相关配套机构,萧宸当时没来得及说——其实是当期党报没版面了——他的设想是:政斧机构要对农业产业化有一个配套,而当地应该有将农产品商业化的配套工场,如此两个方面,就是萧宸设想里的相关配套机构。
宿豫市长刘敏信原本打算安排萧宸在几家经营上较为不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走走看看,为此做了很多安排,萧宸倒也没有拒绝,一行人在几家企业很和谐的过了一遍。从安排的今天最后一家县属企业出来,萧宸却忽然提出到附近的农村看看,这一下可是让一群宿豫干部顿时紧张起来了。
安排和接待领导视察调研,最怕的就是领导搞突然袭击,不去安排好的地方,而随意指定一个完全没有准备的地方去看。
“这个,萧书记,您看现在天色也不早了……”陪同的市政斧秘书长龚新华一看市长的脸色,连忙出来帮领导挡刀。
萧宸看了看天色,似笑非笑地道:“下午三点多,我记得以前在朗柳的时候下去视察,很多农民这时候还在田里做事吧?怎么,到了咱们头上,这么早就该下班了,吃饭了?”
“这个,萧书记,主要倒不是这个问题。”刘市长一看,萧书记虽然没有动怒的意思,但领导们都是有养气工夫的,脸上没怒气不代表心里没想法,做下属的你只能顺着领导的意思走,领导想下去看,你知道这时候领导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