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它对当地农民的就业,对当地农民接受工业文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乡镇企业就是农村的中小企业。农村的中小企业所发挥的作用,除了生产产品之外,就是传播工业文明,增加农民就地转移就业。这不是城里的大企业能够做得到的。
当然另一方面,过去所谓“户户做工,村村冒烟”,也不是一个办法,污染严重,而且能源浪费厉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地方不办乡镇企业了,或者乡镇企业集中到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是好事。乡镇企业慢慢向工业园区集中,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也是它自己的规律。
从总体上看,乡镇企业的总规模、就业人数、创造产值等,至今为止比重还是非常高的。
《新华曰报》:现在我们还有没有专门关于乡镇企业的统计?
萧宸:有,农业部设有乡镇企业局。从总体看,乡镇企业所创造的生产值,尤其是工业方面,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还是不低的。
《新华曰报》:大约是多少?
萧宸:大概在40%。就业大概在1.4亿人,比重还是很高的。
当然,现在的乡镇企业与过去的概念有区别。它不一定是集体经济、集体组织和农民直接投资的,可能是外来的企业、外来的投资人运用原来乡镇企业厂房、厂地,甚至外资也有可能。它已经变成整个华夏工业的一部分。
《新华曰报》:在任何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基本上都会存在。为什么在华夏成为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除了还没有农民自由流动的机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萧宸:任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都或长或短经历一段城乡二元结构。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指的是在国家内部,同时存在着技术和经济上先进的城市,以及技术和经济上落后的农村。
我们的问题是,在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