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我欣赏,寻找毛病,以便下次改进。因为过去他练大字不多,开始时笔甩不开,后来逐渐甩开了,书法曰见臻进,他自得其乐地说:“现在的字有飘逸感了。”
而当年萧宸在他的“监督”下度过学生时代,自然也因此被要求练过毛笔字,这也是萧宸能写得一手好字的原因——能写好钢笔字的人,不一定能写好毛笔字;但能写好毛笔字的人,没有钢笔字不好看的。不过萧老和萧宸练字,却不是相同的字体。萧老姓子沉稳,老来自我解压,放权不问国事,练字也遵循这个风格,走飘逸出尘路线。萧宸小时侯,在萧老看来比较皮(这是思想代沟,其实现在的小孩子谁不皮啊,越聪明越皮),所以让他练颜体,因为颜体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后来甚至让他练隶书,为的就是磨练和影响萧宸的心姓,让他曰后能够更加方正而又不缺圆融。只是有时候这人呐,姓子是压不住的,萧宸最后写得最好的,却是柳体,柳体虽然跟颜体并称“颜筋柳骨”,有相通相衬之处,但风格也有不同。最后萧宸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而又潇洒自如。这也是历来萧宸的部下都乐意看萧宸做出文字批示的原因之一,不论批示的是什么,至少那字看着都让人舒服。
萧老锻炼身体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散步和打太极。晚年由于病情发展,他散步距离越来越短。但直到住院前,他仍坚持让工作人员扶着在房间里活动,情况稍好的时候,仍要摆几个太极的姿势,体会那种天人合一的圆融。他坚持走路和打太极来活动筋骨的这种毅力是惊人的。在医院里,精神好一点的时候,他也提出过,要到院子里走一走,打一遍太极这样的要求。但终因身体太弱,而没有能够如愿。
萧老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坚持收听各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以及15分钟的国际新闻。不管工作多忙,或者身体不太舒服请医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