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对这点重视不够。一谈到降低保护,马上反映是保护民族工业。问题是保护了几十年,最后相当多的企业不是赔就是不赔不赚。
就拿汽车工业来说,我们1956年起步生产解放牌卡车。韩国的汽车起步是1973年,比我们晚17年,但是他很快超过了我们,现在我国产量160万辆,韩国是二三百万辆,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他恰恰是不要保护,是把孩子放到大风大浪里去,倒是成了。80年代华夏的家用电器和彩电市场几乎百分之百是曰本货的天下,但现在我们已夺回了四分之三的市场,质量和价格都是有竞争力的。
但是要看到,大多数企业面对国际竞争还有点弱。比如说,美国的花旗银行总资产七千多亿美元,我们的四大银行工、农、中、建加起来还没花旗一家的多。另外,花旗银行的不良资产只占0.6%,资产运营非常好,放出去债可以收回来,只有不到1%收不回来。我们的银行无论从什么角度计算,都是他的30倍、20%以上。放出去一百块钱,有20块收不回来,坏帐很厉害。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和他竞争?人家坏帐少,说明他会选择贷款对象,借出的钱能收回来。我们是凭关系,凭条子,凭吃喝,请我吃喝一顿花一万块钱,我批给他几千万甚至几亿。这种情况表明,关键不在于我们政斧保护不保护,而是我们自己的纪律、法律和中央的决策,企业贯彻了没有。在这种意义上讲,入贸对遏制社会的[***]是有巨大作用的。
从规模上我再说一个数字,1997年华夏四大彩电公司长虹、康佳、TCL、海信全部的营销额只等于曰本索尼和松下两家公司的科技投入。这个差距有多大!科技投入在曰本是营销额的6-8%,我们是2-3%。我们现在的模拟式彩电和曰本不相上下,甚至比他还强,但人家已经在搞高清晰度彩电。
迎接洋货挑战,不是慷慨激昂地游行、挑战就可以了,而是要拿出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