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如何更合理地调配现有的场地资源,提高场地利用率?如何与社区体育锻炼场地进行联动?我想学生们和家长们需要更成熟的答案。”
“障碍二:家长难支持。‘校园足球’对孩子们成长的好处可以列出很多,然而,家长支持孩子踢球吗?据我在教育局——的朋友那里——了解,一些家长普遍认为,现在学生的升学压力很大,每天花上一定时间踢足球,如果耽误了学习时间怎么办?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有限的课外时间,家长更认同于用来做一些体力消耗不是太大、而又能获得更广泛知识的课外运动。而除了学业上的担忧外,对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是家长对孩子踢球支持度不高的重要因素。由于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属于对抗姓较强的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受伤屡见不鲜。我有一位同事,从上中学一直到工作、结婚,一直喜欢踢足球,然而因为曾经踢断过胳膊留下后遗症,儿子上小学后,他爱人非常反对他继续踢足球,怕影响‘带坏了’儿子。与家长一样,对这种受伤持有顾虑的还有学校。我曾听一位小学体育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万一在踢球时受伤,不仅家长不理解,连学校也不能承受。在这种压力下,现在的体育课上,比较‘温柔’的体育运动是首选,譬如扔沙包、跳绳、接力跑等等。”
“障碍三:足球师资力量缺乏。‘校园足球’开展的水平如何,老师的水平非常重要。但在‘校园足球’开始之前,很多学校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的体育老师根本不会踢球,如何让他们去教那些孩子?并非是咱们吴城的体育老师素质不高,他们基本都是师范或体育院校科班出身,并经过严格的筛选才来到吴城的。但他们并不一定是学足球专业的,很多老师以前是练游泳的、练体艹的或者练乒乓球的,他们都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但对足球却一窍不通,连颠球都不会,又怎么能教孩子踢球呢?因此,要让足球进校园,吴城在师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