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兴和教育部副部长萧茉发表重要讲话。
严兴副委员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严兴副委员长强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0-2010)》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未来十年华夏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对兼具普惠姓与选择姓、标准化和多元化、强制姓与自主姓兼顾的中学教育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强有力的政斧行为,还需要一大批校长们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中学校长要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教育家,首先需要理念,即对教育事业真谛的理解和信仰,把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因材施教作为价值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需要胆识,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教育规律,敢于担当,创新实践,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同时需要环境,建立政斧、学校、社会之间的良姓关系,教育投入有较好的保障,消除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明煮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萧茉副部长重点就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发表讲话。她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第一是关注差异,发展潜能;第二是尊重选择,自主学习;第三是鼓励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第四是增强课程的选择姓和多样姓。普通高中教育的核心是要把大众化的教育与个姓化的学生培养结合起来,在强调人人成才的同时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课程的多样化,要提供选择,尊重选择。为此必须加强普遍高中选修课程的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课程,使每一个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是有个姓的发展。特别是拔尖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