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舰队退回新加坡后,帝国海军内部以往的那种自卑心态就是一扫而空,很多人都是盲目自●≦●≦,信起来:1866年帝国海军拥有的不过是一支中等规模的舰队。那个时候,算得上是主力舰的满打满算也就两艘炎帝级铁甲舰,四艘盘古级铁甲舰、两艘女蜗级近海铁甲舰,总吨不到两万吨。
而这样的一支弱小海军。却是能够挫败东印度舰队。而且还击沉了抵抗号铁甲舰,这无疑是给帝国海军上下极大的自信。
如今帝国的诸多船台上,却已经是有着一大票的战舰正在施工中,更是给予了帝国海军上下庞大的自信。
有了更庞大的舰队,难道帝国海军还要继续困守于帝国沿海,继续做一个‘港口守卫者’吗?
不,帝国海军里的很多将领对此是不满意的,他们希望看到自家的战舰巡弋在太平洋的每一个角楼!
帝国早期十年的发展。算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在这早期阶段。帝国海军从有道无,人才的培养一开始只能依靠外派少量的留学生,同时自行培养一些低端人才。
造舰方面,最早几年只能建造木壳的炮舰,然后是一千多吨的木壳巡洋舰,再慢慢过渡到一千多吨的近海铁甲舰、两千多吨的远洋铁甲舰一直到四千吨的炎帝级铁甲舰。
经历了这一艰难的早期发展阶段后,帝国海军在1866年已经是逐渐成型,各类人才,尤其是懂得近海海战的新式人才有了比较充足的储备。
如此才给了帝国海军实行第一期五年计划的基础,要不然的话,战舰造不了,能够驾驶战舰的人才也没有多少。
第一期五年计划,才是帝国海军大规模发展的开始!
这一期计划里,帝国将会建造一大批的新式战舰,并在后续几年陆续会加入海军现役。
已经下水,正在进行最后舾装,预计明年春夏之交就能够正式进入海军服役的天吴号,这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