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黄河沿岸府县的地方财政再支付一部分。
整个项目不仅仅是治理黄河本身,同时还有流入黄河的众多支流,这算得上是帝国的一个超大工程了。
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水利司号召各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动民众,让更多民众参与进来。
为啥,因为到时候帝国不可能和前清等王朝一样对民众征发徭役,得雇请民众来参与工程,然而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工价是非常低的,基本上只会给予参与工程的民众一口饭吃,此外以及象征性的少量现金报酬。
如果说没有广泛的宣传,民众的自发支持,是很难大规模开战的!
同时军方为了表示支持,称其下属的数个工程部队也会参与其中,并且是免费帮忙施工。
这些工程部队都是过去几年里由战俘改编而来,自从帝国解散了协防军后,大量协防军转为军事化管理的屯垦部队、工程部队等。
后期接受的大量战俘也是陆续加入这些屯垦以及工程类部队。
这些屯垦类的部队也是帝国往东北移民的前期主力,军方累计往东北,尤其是较为苦寒的黑龙江地区派遣了五万人的屯垦部队。
而一些留在内陆省份的则是以工程类部队为主,这些工程部队除了给部队修建营房,工事等军事建筑外,大部分的工作还是参与修建一些基础建设,比如水利工程等。
前几年江南地区的大量水利工程建设,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工程都是由这些工程部队完成的。
不过这种情况也持续不了太久了,由于这些工程部队都是由战俘组成,而帝国去年就已经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没有了大量的战俘来源后,这些免费苦力营能维持多久就很难说了。
不过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军方又是开始把在国内进行清剿的时候抓获的大量俘虏一股脑的补充进入这些所谓工程部队。
如今军